金证高科控股 Kinthinker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学院>>股权资讯学院
环保行业掀起并购整合潮,龙头企业乘势跨界新能源
 
       随着中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国内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环保技术不断升级,环保投资也不断加大,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细分领域看,环保产业包括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处理、大气治理、土壤修复等多个领域,从产业链构成看,包括上游研发生产、中游工程实施、下游运营服务三部分。目前,环保产业在固体废物处理、水处理、大气治理等领域规模较大,朝着规模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并且向新领域不断扩展。
 
 
 
       今年以来,A股节能环保板块已有上百家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展开行业整合、延伸产业链,不同细分龙头企业更是依托自身禀赋加速布局新兴赛道。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发生67起收并购事件,收并购交易总金额超过366亿, 进入“十四五”的深耕之年,各行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都走向精细化,环境产业发展也迈入攻坚之岁。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污水资源化、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等细分领域发展都提出更加精细化和明确的要求。为实现资源的整合,重组产业链,推动环保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虽有疫情阴霾笼罩,但今年上半年环保领域的买买买和卖卖卖也并未按下暂缓键。
 
       值得关注的是,龙头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产业链成为此轮并购重组的新动向,业务涉及新能源材料、风光发电、储能等多个细分领域。广发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认为,环保行业的发展主线正在由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新能源方向切换。
 
 
 
       “环保企业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能源为重要方向之一。环保企业历经几十年发展,龙头产能、利润体量已颇具规模。”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业内看来,作为新能源领域的“近亲”,环保行业中不少企业掌握着节能降碳的相关技术。比如,固废企业本身业务即为发电,有能源化的需求,对新能源的理解远超其他企业;水治理企业早在十年前已着手布局屋顶光伏和水源热泵方面。全球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支撑产业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力量。
 
 
       技术相通、产业协同、资金优势、股东资源等成为环保企业“跨界”新能源的推动因素。
 
       比如,固废处置龙头旺能环境依托控股股东美欣达集团废弃车拆解产能,致力于打通锂电回收的上下游渠道。今年1月,旺能环境披露,拟通过子公司浙江旺能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收购立鑫新材料60%的股权,布局新能源锂电材料绿色循环再利用产业。
 
       旺能环境主要采用BOT、BOO等投资运营模式,承接全国各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及其他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项目。作为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立足于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从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向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理等固废处理领域扩展,致力于打造平台型环保企业。该公司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满足客户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固废处置利用的服务需求,打造国际性一体化环境服务商。
 
       资料显示,立鑫新材料以钴酸锂电池废料、三元锂离子电池废料为原料生产钴、镍、锂盐类氧化物类电池级、化工级新材料产品。据悉,立鑫新材料正在建设一条以钴酸锂电池废料、三元锂离子电池废料为原料生产钴、镍、锂盐类氧化物类新材料产品的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150t硫酸钴、1350t氯化钴、1305t氢氧化钴、2561t硫酸镍、1458t碳酸锂等。已完成投资项目备案证、环评批复、土地证等前期手续,厂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主要设备均已经安装完成。
 
        固废龙头中国天楹则将目光投向储能领域。2021年12月,中国天楹披露,拟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公司新能源相关领域的业务,注册资本20亿元。2022年1月,中国天楹控股子公司Atlas Renewable LLC与瑞士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Energy Vault(简称EV)签署5000万美元的技术授权许可协议,并向Novus Capital Corporation II(纽交所上市企业,简称Novus)投资5000万美元,投资完成后将持有其500万股股份。2021年9月,Novus已与EV签署合并协议,通过反向合并的方式收购EV的全部股份。
 
        EV基于重力的解决方案建立在经过验证的抽水蓄能发电核心储能技术之上,并采用模块化、灵活且不受抽水蓄能电站相同地质条件限制的简化建筑设计。EV的EVx产品平台和Energy Vault Resiliency Center (EVRC) 解决方案应用重力和势能的基本原理,将先进的材料科学和专有的机器视觉软件结合起来,在电网规模的应用中自主协调充电、存储和放电
 
       中国天楹作为一家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大型国际化环保新能源上市公司,近年来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加快转型步伐,目前已形成“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随着与EV公司技术合作与增资入股的落定,中国天楹的新能源版图上再落一枚重子。
 
       伟明环保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盛屯矿业、永青科技、欣旺达就投资建设锂电池新材料项目签署《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合资协议》。项目包含高冰镍精炼、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及相关配套项目,年产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91亿元。
 
       伟明环保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业,目前已介入高冰镍生产领域,有装备研发制造能力,融资渠道通畅,本次投资是伟明环保首次涉足电池新材料制造领域。
 
       伟明环保称,本次合作将有助于公司加强与新材料产业链企业合作,积极研发新能源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有助于扩展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空间,提升公司营业收入,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新能源的源头是节能。当下,新能源各种技术的完善,给了环保企业很好的入场机会。”对此,扎根环保行业多年的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薛涛看来,环保企业“跨界”新的能源需要思考的是自身“比较优势”在哪里。环保企业尤其是市政类环保企业最大的优势是在城市中有固定的设施和人员,对地方基础设施运行有着深入的理解,以此为基础适合做一些伴随性、分散性的新能源及节能降耗业务。对于跨界新能源来说,自2017年开始环保监管处罚力度日益严格,环保处置成本大幅上升,环保行业面临的重新洗牌, 原来的传统行业不得不面临转型这条路,随着市场得到比较大的释放,央企等国有资产的资本注入,也为行业继续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所以对于跨界新能源来说也是企业探寻未来的新方向。
 
 
 
       “环保产业传统业务确定性比较强,像传统污水、垃圾处理业务,项目服务年限大多在25年左右,非常稳定。”薛涛说,伴随自身资源禀赋的不断挖掘,传统环保步入成熟期且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撑,许多环保企业选择商业模式优、成长空间广阔的新业务作为第二成长曲线开发点。
 
       “企业转型要考虑新兴业务的成长空间、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也要考虑自身是否具备竞争力。”对于行业新动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转型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新能源赛道为例: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除了环保企业,其他企业也在加速进入新能源领域,且新能源龙头企业都在加速扩产能、扩大布局,环保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是激烈的。仅就锂电回收而言,车企、电池企业都已将触角伸向锂电池回收资源化领域,对环保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只有具备渠道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的龙头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以较大的概率赢得一席之地。其次,项目的投产、达产能否按计划进行,下游销售渠道能否打通,是否真的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这些问题都需进一步验证。这也对环保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销售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未来几年环保行业会否加快对新能源赛道的布局?薛涛表示:“会,非常明显,固废会更明显。求变、求生存、求发展趋势不会变。不过,从优势的地方‘缓变’,或较完全跨入新领域胜算更大。”
 
 
 
文章来源:http://www.kinthinker.cn/te_solution_b/2022-08-23/1362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