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高科控股 Kinthinker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学院>>并购资讯学院
行业观察 | 国内药企并购机遇

 

 

2023年3月中旬,国际医药巨头辉瑞发布消息以每股229美元的现金收购ADC行业领军企业Seagen。该交易总价值430亿美元,大幅溢价33%,也是生物医药行业自2019年后规模最大的交易。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国际龙头默沙东曾考虑收购Seagen,但因价格过高而放弃。今年辉瑞溢价收购并最终高价成交,对全球并购情绪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考虑到今年处在美联储加息尾声,且全球权益资产价格大幅降低,2023年或成为全球医药行业并购大年。

随着国内药企估值下降与海外并购可行性增加,中国制药产业未来是否也会迎来并购繁荣?在全球化特征明显的行业,海外经验或对我们有所启示。

 

 

 

 

 

 

 

01

医药发展迎来新阶段

 

 

 

中国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数年时间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引进,提高药品生产的质量标准,跟进国际脚步。2008 年起,国家开展高水平海外人才计划,众多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回国加入本土企业或在各大产业园区创业,为日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和铺垫。

以2015年国家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为标志,中国创新药进入高速发展期。评审批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并开始与国际接轨,高水平人才持续涌入创新药赛道,资本市场改革为创新药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第一波红利期快速到来

2018年,香港联交所降低了上市门槛,为初创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平台,五年来,已有52家生物科技类企业赴港上市,总募资金额超过1100亿港元。同年年底,科创板被正式提出,截至2022年年底,登录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有87家。

与此同时我国对知识产权现状的逐步改善使得创新活力不断释放,逐步打破了国内创新药研发的坚冰局势,加快了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创新药国家谈判机制化,新药从获批到进入医保目录的进程得到了加速,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也稳步扩大。

新药从实验室走到上市时间长达10年,长期烧钱难抵资本市场周期波动。资本市场繁荣期,大量生物技术创业者涌入市场。一旦"寒冬“来临,资金快速逃离生物技术板块,烧钱的企业将无法融资续命,一部分被低价并购,更多则彻底消亡。然而。2021年下半年所谓的“寒冬”,创新药研发活动不仅没有减弱停滞,反而不断凭借新技术开拓新赛道。

随着改革持续推进及资本市场推动,医药生物产业迎来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低价值的产品价格持续回归,低壁垒和伪创新步入出清阶段,赛道开始挤泡沫,产品管线的立项越来越符合“临床价值导向”,单纯拼凑管线的商业意义在逐步缩小,真创新将突出重围。

 

 

 

02

2022年

并未如愿迎来并购潮

 

 

 

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既有本土头部企业不断壮大有望跻身全球前列的想象空间,又有创业企业创新加快国产替代的成长机遇,医药行业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市场交易节奏放缓,市场回归理性,披露交易数量1225宗,交易金额266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约40%。

随着年初石药收购铭康生物,年中中国生物制药收购F-star,且生物医药一二级投融资及权益市场情绪较弱,市场对于国内并购抱有较大期待。但并购潮并未如愿到来,尤其是创新药方面的重磅并购。从全年来看,市场并购案例数量不及预期,单笔并购交易额偏小。

 

 

 

 

 

 

从收购类型来看,2022年国内生物医药市场的收购类型较为多样化,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医药外包企业收购一些海内外生产工厂;二是基于中药方面的收购;三是大型药企并购创新资产,如石药集团和中国生物制药;四是由于港股生物医药企业股价大幅下跌,海外大型药企也逐步对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从往年情况来看,相较于海外,国内并购热情并不高涨。一方面,一些现金流相对充足的企业更喜欢通过自研的方式进入一个新的治疗领域或者平台技术,而不是并购整合。另一方面,国内药企资本积累时间相对较短,药企股权大多数集中在创始家族手中,并购整合本身风险较大,企业决策者需要冒的风险较大。此外,国内近年来医药创新转型潮渐起,在疫情的推动下,生物医药标的估值增长迅速,但是国内同质化研究较为激烈,估值虚高。

 

 

 

 

 

03

并购拐点或将到来

 

 

 

拐点或将到来。一是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小型生物技术企业在2022年调整期下,估值都有了大范围的下降,趋近合理水平;二是疫情期间,抗疫相关药企利润可观,在手现金流充足;三是大型药企产品的专利逐渐到期,面临增长乏力的隐忧,需要布局更多新的产品和技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创新压力和商业化资源错配问题已显

中国制药产业在生物技术领域已逐渐参与全球竞争,在一些新靶点、新疗法领域开始追求first in class、best in class,开始license out。但创新带来的资源错配问题也开始显现。目前已上市的创新药中3年累计创收过5亿元的寥寥无几,商业化难题已成为全行业的掣肘。

     监管政策压力和资本市场风险上升

中国生物医药的商业支付体系与美国有很大差异,导致中美两国生物医药企业即便面临同等高风险、消耗同样高额研发临床费用,但在商业化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面临国谈、集采“灵魂拷问”,无法产生与美国市场类似的高回报预期。带量采购等政策频出不断打压药价,以PD-1为代表的创新药价格和大量仿制药纷纷腰斩,创新药企和传统药企都面临巨大的成长压力。

医药市场的支付模式决定了企业的选择要么在市场上保持技术独创,享受一段时间的市场独占,要么积极拥抱集采,做到自身产品成本优势明显,价低质优,以价换量。

 

内外压力之下,中国制药企业正在通过license in模式加大技术和产品布局,自2017年起,中国市场license in交易开始翻倍增长,到2020年已超100单,交易金额是3年前的5倍,逐年攀升。与海外市场演进历程相似,自2020年起创新药的并购也有上升的迹象。

随着率先上市的生物技术企业流动性压力显现,企业开始未雨绸缪,寻找新出路。当下市场持续遇冷导致融资困难,生物技术板块估值大幅回调,大量还处于烧钱模式的企业将不得不抱团取暖或寻求产业资源扶持,并购拐点或就此触发。

未来如何演进,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http://www.kinthinker.cn/te_solution_d/2023-08-29/15825.chtml